中国足球运动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贯彻落实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》,学院成立后聚焦足球人才培养,2024年3月经 由教育部批准开设足球运动专业。同年,与中国足协合作共建“中国足球学院”,12月获批国家体育总局“国家重点足球学院”建设项目,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足球专业人才为中心,突破传统路径,探索新型足球专业人才培养机制, 培养足球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、复合型、创新型人才,为推动足球事业高质 量发展提供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
图 1 国家重点足球学院项目申报汇报会
图 2 与中国足协共建中国足球学院签约
目前学院办学层次包括本科、硕士和博士三类,在校生580余人。教职工30人,专职教师21人,高级职称11人,教师队伍中博士9人,硕博导师9人,职业级教练2人,国际裁判3人,国家队教练1人,中国足协教练员培训讲师5人,裁判培训讲师1人。学院设置了“一办两室三团队”的组织管理模式,即院办、学生管理办公室、教务办公室、科研团队、教学团队和训竞团队;建立了“学历教育+职业培训”双证融通的教学模式;形成了具有足球项目特色的课程体系。
图 3 2024 年首届足球运动专业师生合影
■培养模式
1.足球运动专业本科普通班,该班分为教练员、裁判班,均设置了“校内学习+校外实习+校内学习”的培养模式。学生入学后的1-5学期将在校本部学习和训练;第6学期在实习实训基地完成学习和实践任务;第7、8学期回校完成毕业论文、模块化选修课程等相关工作。
2.运动训练专业本科优秀运动员班(现役班),主要由在校高水平运动员、现役运动员组成。该班执行学校制定的优秀运动员培养方案,学制4年,依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延长修读年限。同时,学校也将提供多种渠道的线上课程资源,以满足现役运动员边学习、边训练与比赛的实际需要。
3.研究生班,分为博士研究生、硕士研究生。博士研究生攻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,学制4年;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,攻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,学制3年;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,攻读体育教学、运动训练专业,学制为2-3年。
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课程学习、科研训练、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,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团队指导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课程学习、专业实践、学术活动与交流相结合的方式,鼓励校企事业合作培养,实行校内外导师组指导模式。
■专业人才培养
2019年以来,学院独立承接并完成了中国足球协会教练员培训班50余期,培训了1200人左右(包括D级、C级、B级、A级)、讲师班4期。同时,年均完成裁判员等级培训班10期,培训200余人(包括三级、二级、一级)。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北体大在足球教练员、裁判员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卓越贡献,更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图 4 2024 年国际足联 / 中国足协教练员讲师培训班
图 5 师生服务中央国家机关大型赛事组织管理工作
■科研情况
学院依据“双一流”建设目标和“以体为本”的办学定位,结合术科教学单位办学传统,积极服务国家战略、行业需求,通过整合资源与搭建平台,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,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。近三年来,学院教师及团队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4项,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,出版各类著作18部,编写教材5本,先后有30余名师生服务各级国家队备战以及参与各类赛事技术调研工作。
■竞赛成绩
学校常设男女足11人制、五人制足球代表队,每支队伍由本科生、研究生构成。同时配备了4名教师担任教练员。近年来,四支队伍先后参加了大学生11人制足球锦标赛、五人制足球锦标赛、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,体育院校足球锦标赛等赛事。曾荣获全国大学生足球锦标赛冠军、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5连冠、全国大学生女子乙组冠军,全国大学生女子五人制两次冠军等荣誉。同时,在校生中先后共有18人入选过国家沙滩足球队、国家女子五人制足球队。